做了一份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的 LaTeX 模板

简易版,简易版,属于友情帮忙+学新东西。[Github][OverLeaf]

起因是,帮朋友用 LaTeX 排论文,发现 Github 上面只能找到俩模板,还都不太好用:一个死活编译不了,另一个倒是吭哧吭哧编译 OK 了,但是字体啥啥的都不太对,并且我还改不动它。在被一个很小的点折磨了几天之后,决定从头开始作死,自己写个模板。


我觉得短时间内自己肯定是学不会复旦大学模板这种高级模板语言了……估计也就是只能在某个比较成熟的「底板」基础上改改。之前在学校的时候,某门课的课程报告需要用 LaTeX 来写,当时找了半天,CTeX 模板是少数几个对中文支持比较好+不用费太多劲儿就能顺利上手+兼容性好的模板之一,于是决定在 CTeX 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然后的事情就简单许多了:照着天大官方的格式手册,添加各种样式,做封面、做各种声明页面、调整页眉页脚、调整目录格式……

最难的是细节,以至于发布出来后依然有些没「自动搞定」,比如插图后,图注和正文的间距过大,需要自己加 \vspace{-1.5em} 来解决;插入表格后,表格和底部的间距过大,也需要自己用相同方法来解决,反正都是复制粘贴。其他的,倒还好吧。


本以为参考文献那里会比较坑,指导手册上说「插入参考文献需要符合《GBT7714 规范》」,然后就 Google 了一下,还真有这个包,那就开心地直接引过来,幸福感爆棚。

说说中间遇到的奇葩问题。编辑的文档里面,附录里面需要插入十几张 A3 大图,但其他页面都是 A4 纸。尝试了直接换纸张类型,研究了半天后才发现 LaTeX 不支持……最后只能另起一个文件,设置好章节计数器(让章节直接跳到「附录 J」)和页码计数器(让页码直接跳到第 99 页),单独生成一份,然后用 PDF Expert 或者 Adobe Acrobat 手动进行合并。

还遇到的问题是空白页。规则要求每章第一页必须从右手边开始,空白页是一个全空白的页面,没有页眉页脚。记忆中 CTeX 的 book 模板自带有这个特性的,但实际用下来发现,它只能保证「每一章的第一页在右手边」,并不能保证「空白页是个全空白的页面」。找了很多资料后,发现有个包就叫做「空白页」,引入就好了。

页眉页脚也比较坑。本来想直接复用 CTeX 的设置,后来发现天大对页眉页脚要求贼多,无奈只能换回 fancyhdr

最最最坑的是,图片、表格 和正文之间的间距。花了几天时间,怎么调都调不对……最后只能放弃,改用手动自己控制。


就觉得,那些写 LaTeX 的模板的同学都蛮严谨的。之前只是在无脑用,没想到其中有这么多细节。

最后致敬一下写复旦大学论文模板的大神们,辛苦了。


哦最最后,模板地址是 https://github.com/jinyu121/tju-thesis-simple ,需要请自取。也欢迎大神们把里面的小 Bug 给顺手修掉,感谢。


感觉明年可以搞副业了……


UPDATE:在 @peiyangium 的建议下,提交到了 OverLeaf,并且通过了。注意 OverLeaf 上好像字体稍微有点问题,暂时还是建议下载下来用自己的本地环境进行编译。


已发布

分类

作者:

标签

评论

《“做了一份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的 LaTeX 模板”》 有 3 条评论

  1. peiyangium 的头像

    我可能是您看到的某份模板的前维护者之一。我在想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有人在 Overleaf 上搞一个……

    1. 小金鱼儿 的头像
      小金鱼儿

      首先感谢你维护了之前的模板。写这份模板的时候也从提到的两个模板里面参考了不少东西

      几个事情吧……就复旦的体验来说:
      1. 官方不重视,甚至可以说,一大堆人不知道 LaTeX 是啥
      2. 官方不承认民间自己做的模板。也就是说,有功不归你,有错你背锅
      3.(至少我看来)LaTeX 属于是比较小众的东西,有兴趣的不多。所以即使做出来了,也很少能收到反馈

      反正远远不如清华和北大的体验好。

      我过段时间学一下怎么放到 Overleaf 上。

    2. peiyangium 的头像

      您作为我校的友好人士,能够继续做这个工作,才是值得钦佩的。
      我所参与的 TJU-Thesis 这个模板是几位师兄创建的项目,我的代码贡献非常之少。那个项目最初是放在 Google Code 上,后来被我一个学弟在他自己写论文的时候搬到了 GitHub。以现在的眼光看,TJU-Thesis 的技术是十分朴素的,但还是良好地支撑了我的本科论文写作。
      主推 TJU-Thesis 的师兄后来跟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有很多联系,研究生院的态度是欢迎的,但表示他们对 LaTeX 本身不太熟悉。研究生院邀请这位师兄做一个 Word 模板,师兄欣然应允,并利用一个假期的时间手把手地带着我搞出来一个还能看的作品。
      当时我们希望基于 VSTO 做一个二次开发,然而对 C#和 VB.NET 我们都不太熟悉。师兄带着我自学了一些 C#并且直接投入实战。在这个项目中,可以说我本人所贡献的代码没有一行被整合进了最终版,但这个项目给我的成就感仍然是很大的。研究生院把这个插件挂在了网站上,还奖励给我们¥1200。师兄非常慷慨地坚持跟我平分奖金,使我多年以来一直感到受之有愧。
      这位师兄后来成为了非常成功的创业者,团队的其他前辈也都成为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我对他们只有膜拜。
      天津大学 LaTeX 模板的事情,到现在正好是十年。无论中文互联网的生态环境如何变化,仍然有人做同样的工作(而且不是重复造轮子),着实令人开心。

      P.S. Overleaf 对模板的限制颇多,搞上去会很烦。如果有我能帮到的地方,可以邮件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